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青年艺术家网

天外天重磅推出【“大美郑州”中国人物画作品掇英】 ... 推荐作品

系统分类: 社区 艺术区 展览快递

作品版权:风云吧 版权所有,禁止匿名转载;禁止商业使用。

居住地 / 职业
2017-11-6 23:38:45

                                                                                                   
  
主办:郑州市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
        郑州天外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作 品 欣 赏
(按作者年龄排序)

付洛红 · 王一汀 ·  录洁囡(篇)

付洛红,出生于河南省栾川县,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200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蒋采萍工作室。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当代工笔人艺术创作院副院长。



626bb89a4fc366e335e244f92cc925af.jpg

在画家付洛红看来生活是需要美的,因为她的创作实践始终坚持的是一种生活之美和现实之美,而且她笔下的这种美感传达是纯净和纯粹的,她始终认为无论何时,生活的本质都是美好向善的。



1900aa88bd286f46d52dc34498c6bcea.jpg

《贵妃醉酒1》 55cmX91cm


她作品中天真女童澄澈明亮的双眼给我们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回忆起那双纯洁无比的大眼睛,让我们时时为之感动。当然,付洛红最重要的绘画主题还是现代女性,在这些现代女性的整体情绪与绘画手段中,画家以新的描绘和再现手法,着力发现、挖掘与捕捉其内心世界的心绪和情感的传达,可以说,付洛红更看重的是气质与内心,并把这一切都置于当代文化语境之中,去审视、剖析、理解与表达,以彰显现代女性在历史巨变和时代转型中的思考与选择。



3cf5e025c37e4c68e1714574e62e3193.jpg

《贵妃醉酒2 》55cmX91cm


显而易见,付洛红作品中的现代女性多为安静、优雅的知识女性,承继着传统美德,又洋溢着现代的文化气息。画面上的形象多为“学生”式的清纯和无暇,却也时时流露出某种惆怅与惘然,因为面对人生和现实世界,她们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却显得稚嫩和生涩,付洛红正是在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中捕捉到她们情绪化的形象。



571b676d4db88ae602ec0d90b3eeba5b.jpg

《新月》120cm×87cm   2013年作


绘画中的现代女性,是当代社会巨变中的文化符号,她的内蕴足丰富与复杂的,在她们身上浓缩了几乎所有的社会内容和问题所在,也浓缩了永恒不变的“真、善、美”的形式与内涵。付洛红选择并表现山这一特定形象,本身便是意味深长的。



556f9f3aebfd6430ef214bb4bc89baa1.jpg

《祥云》 70cm×160cm   2015年作


作为女画家,付洛红不能不从女性视角去看待都市女性的主题及其内涵。在她笔下这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方式,并且她可以在集休的经验和感受力中,提炼出个人化的心绪与情感,使集体经验退场,成为付洛红极个人特点的艺术言说,形成自己的语言符号表达方式。就作品而言,她用的是自己的独特方式重新感受和展现都市女性生活。



29e3a9acb40a8b04d78ae2d0d8ad9137.jpg

《金色童年之三 》


每一个艺术家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故乡。付洛红在现代女性主题中,寻到了心绪与情感的契合点,也寻到了一往情深的情感世界和一个滋生无限记忆和想象的艺术原乡。在付洛红的绘画世界里,那些青年女性,无一例外地焕发出迷人的青春魅力和风采,她们有着古典的端庄和安详,也有着现代女性的潇洒和敏锐。作品中的女性都是单纯、唯美、忧郁的化身,因此,付洛红必然成为一个很纯粹的画家,因为她坚持书写人类永恒的东心——青春、美丽、忧郁与端庄。事实上,付洛红无非是把从前对外部现象的关注,转换为内心思绪的表达,也就是说,现代女性乃是她以内心为主题的载体和符号,标志着她艺术上的转变,从写实到内心、从表象到深层、从复杂到单纯,都凝定在她所表现的青春片段之中。付洛红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因尚未成熟而显得稚气纯真,我们也明显地感受到,青春的迷恋和萌动已渐渐离她们远之,她们要面对的是现实的严峻:她们身上诗意而忧伤的成长经验将被成熟而复杂的时世人情所取代,她们以特殊的方式展现的是当代都市的经验和想象。




3f2a71f516f8096a094e6a69c17835fc.jpg

付洛红绘画世界中的自成体系与圆润气息,构筑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唯美纯净的生命景观。付洛红多年来潜心于工笔画创作,她告别了主题先行的表象式创作方法和社会批判的色彩,而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进入当代社会的复杂进程中:她以艺术手法和工笔画的技巧,带给作品一种诗意的品质与浪漫气质,她的近作尤以删繁就简为特征,因而蕴蓄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她作品中的不同现代女性的不同心境与情态,充分显示了想象的力量和画家工笔画技巧的娴熟,因而才能做到如此简洁、单纯。


f0f52313c102041d29ced0a90a2be30a.jpg

《八条日记一》


付洛红把绘画,尤其是工笔画变成为很技术化的艺术,她把各种经验和感受用技术化的方式来建构,譬如,人物动静的处理、色彩纹样的选择、情绪的确定、环境的简化等等,都与人生经验交织在一起。在当代绘画中,这样富有挑战性的处理需要才情与勇气,付洛红打破了常规的感受方式,每一笔色彩、线条、纹样、服饰、表情、手势都表现了一种心情和意绪,包蕴着微妙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凝定为属于付洛红的艺术特性。



5a2f1f395cc77aa662e11cae4695a20f.jpg

《八条日记二》


天地有大美,自然自有道。在天地自然之间,生命以非常从容的方式活跃于自己的空间中,一切自然地呈现着生命本来的色彩。在这个活跃的生态环境中,我们发现当代社会缺少了莫扎特式的抒情,也找不到柴司夫斯基多思的气质,所以今天的我们更需要人类的永恒追求,它们不应被遗忘,艺术的伟大意义,绘画的伟大意义,正在于它能够想象和抒情。付洛红正是在这一点卜上,具有了自身艺术的意义并被人们所关注。作为始终不渝的艺术追求者和实践者,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这样的内容,就是表现出艺术本身的美感和魅力。
文/徐恩存



王一汀,号玄天先生,河南登封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写意人物专业,师从毕建勋教授。



0fc9334d6f81c46d6da319e3a6417407.jpg


胸"无"成竹,静则道合


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云:“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其论画又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为绘画者读此,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则贻误不浅!



4ee6e5f55207161db7a5212e9ffd9720.jpg
《柳荫雅赏》

局部和整体这两个词汇是绘画者口中最频用的,局部服从整体几乎成为至理,成竹在胸也是就整体而言,也可称之为“腹稿”。画面的整体性固然重要,然而并非是完全决定或主导局部乃至一笔一墨之关键。作为绘画者应该有此体会,很多时候落一笔便成为定局,在那一刻局部倒成为决定整体的要素。于细微处见精神!《中庸》言:“致广大而尽精微”,善绘者关注“精微”,绝不会丢失“广大”,毕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后又归于一。




c6349f45d9387defc348580bf3d9ced9.jpg

《以隐代仕时不逢》


北宋五子之一的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提出:“文所以载道也”,《易经·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体现于具体的“艺”中。因此,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艺”,也都有可能成为“进乎技”的道学,且中国画的形而上之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已经远远地超越了一般的“进乎技”的达道方式,所以文可“文以载道”画亦可“画以载道”,“画以载道”之道其实就是艺术活动的一次升华。



《逍遥游》


艺术创作离不开技术、技巧,而同样的技术,其艺术性与技术性何以区别?拿庄子的《庖丁解牛》言,仅陶醉于解牛的动作之“砉然响然,奏刀騞然”就是技术性;而能体悟到“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则是技术升华后的艺术性。以此言中国画,落墨行笔不过谓之技术性,笔行纸上,行点成线,团墨成面不过形而下之技;若直指内心,忘却手中之笔,神与物相合,才能渐入化境。


3c1df581be13e98cafc0422059a40fe7.jpg
《百年人物志之孙中山》

从局部着手,笔行纸上,静观笔墨之变,善驾驭丹青者自当因势利导;行笔恍若风行水上,恰风传树种,自然成林。行笔之中若规矩于古人之“圭臬”,良师之“劝导”,其画面结果不外乎呆板、生涩;故绘者此刻之关注点旨在抒情,贵在自出机杼,大可以忘却“丘壑”、“成竹”、“全牛”。



d851c18c7ed459fd6f590a7ebf5218d5.jpg

《百年人物志之梁思成》


中国画所特有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论,且能尽心之性、能穷物之理的造形,最终会表现出“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造形特征,也称之为“主客观合一”的造形特征。诚如解牛之庖丁,若对“手之所触”不能谙熟于心,对物体之构造不能格物穷理,我想一定难以享受“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之况味。



7125a6453ff46e4d410211c338af1456.jpg

《百年人物志之康有为》


《孙子兵法·虚实篇》云:“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画道何尝不如此,一味的规矩行事,奉传统法度为准绳,那么个人情感何以表达,李白的诗词作品就一反《乐府》诗一些惯例,从而成就了自己的某种风格,所以法无常法,很多时候换个角度看待熟悉的对象能获得不一样的收获。“道生一”,若“整体”是一,“局部”也能是一,“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通常的“重整体就是强调“一”,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强调事物存在及其过程的一致性为一,那么局部的任何一点一划也可为一。道可在天地之外,亦可在心田之内;可在风雅之上,亦可在粗鄙之中。整体是道,局部也是道;“胸有成竹”不是高明,“胸无成竹”不是粗浅,见性皆有道。




9d89bb6c8fa21ce82dce4be7679d1f78.jpg

《百年人物志之梁漱溟》


作画从局部入手,任由情感的变化支配线条的节奏,大可一泻千里,所谓“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决不可停滞在理论上。犹作山水,必恣肆行笔,当观其痕迹而查辩其所似,不必画树得树,画山得山;贵在画树得山,画山得水,“整体”、“腹稿”尽在预料之外,恰似庖丁“未尝见全牛”。若如此,方能体会“解衣般礴”的绘画乐趣,方能似庖丁般“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7c831cc1642c5ac63c778450fd613e1c.jpg

《百年人物志之冯友兰》


作画贵“静”,然“静”的首要乃是纯净、安静。老子曰:“静为躁君”,又“致虚极,守静笃”,绘者当于湛寂之中体悟自然,齐以静心方能化万有为一,然后能格物、能致知。《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0d1a88acd0af4652ad50946286e36933.jpg

《百年人物志之于右任》


作品的创作正如梓庆所言:“必斋以静心”,一件作品若抱着名利之心而为之,注定感动不了观众,所以有了梓庆的“不敢怀庆赏爵禄”、“不敢怀非誉巧拙”、“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的修养,方能产生“惊犹鬼神”的艺术感染力。“惊犹鬼神”旨在化腐朽为神奇,并不是化自然之鬼斧神工为平庸,正如黄山皆知天下奇秀,偏有不自量者穷其精、皓其首以丹青为之,最终竟无一可观者,即使梅瞿山之作充其量不过画虎不成反类犬,须知造化之功非人力所能为、所能仿,故“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极致之景必“宜诗不宜画”,尝未见有人用丹青之笔去夺九寨沟之色彩者。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很多时候就是矛盾,天马行空和谨小慎微都不足取,情感是百变的,能直接影响和改变一件作品的创作初衷,不必担忧或拘泥自己的风格和形式,你就是你,一切都自然流露,你既是本源,也是终极。




录洁囡,女,1987年生于河南郑州, 2010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专业研究生,201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于国画系。


f9819edac2a18404830114ecdaf393b4.jpg


获奖情况

·2017年作品《碑拓》入选“第四届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
·2017年作品《二月二》入选首届“白山黑水·美丽四平”全国中
  国画作品展(入会资格);
·2015年国画《乐守—民间手艺人》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资助项目;
·2016年顺利结项,2017年此项目再次被立为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
助项目;
·2015年作品《治印》参加“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获三等奖;
·2014年作品《活·九月》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同时入选“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美术作品展”;·2012年作品《憩》参加“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展”,获优秀奖;·2012年10月线描作品《吉祥》入选“全国第三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

参展情况

·2017年森林中国·学院新方阵十年展-新粉本 今日美术馆 北京
·2016年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首展  西安当代美术馆  西安

·2016年 西安美院中国画系教师作品展  烟台画院陈列馆 烟台
·2016年 八零八零·当代中国画八零后艺术家提名展中国政协文史馆  北京
·2016年 大美郑州—中国画名家扇面学术邀请展郑州市美术家协会
人物画艺委会交流中心 郑州
·2015年 水墨边界-当代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 西安


73b39bfaef45d7aa4e7662f25823c879.jpg
《憩》 录洁囡 95cm×190cm 纸本 2012年


f669e68ab0e3a3efc02412f1d7083851.jpg
《活·九月》 录洁囡 95cm×190cm 纸本 2013年


06b622fa42a49c63f853508d17e29f98.jpg
《治笔》 95cm×190cm 纸本 2013年


360446889fcb6870f3b1ce1dfd11e426.jpg
《治印》95cm×190cm 纸本 2013年


bee1e6688041e6d9f92768e217bf1c1c.jpg
《豆蔻年华之一》47cm×53cm 纸本 2014年


805a3b0a93d3db314dff07cd79da90cf.jpg
《豆蔻年华之二》 52cm×63cm 纸本 2014年


3b1a6d72e5da60ca5833d58d357dd756.jpg
《四月之一》 国画 纸本95×105cm 2017年


4fc119ef59438747968871a84dea8e27.jpg
《四月之二》 国画 纸本95×105cm 2017年


传承中华艺术之美,有您更精彩!

编辑/xiaozhou

约稿要求如下:

1. 个人照片1张

2. 最新个人简介(300字内,文档格式)

3. 个人作品8-10幅(尺寸要求竖幅或者斗方,标注好作品名称)

4. 若有评论性文章最佳
以上资料均为电子档,需打包压缩后发至邮箱:2296052450@qq.com,并留下个人联系方式,发过后请致电告知并确认收到。
电话:0371-55056954  18937620540(欣欣)


               
作品人气
6578
浏览:6578次 收藏:0次 评论:0次
喜欢:0

居住地 / 职业
2017-11-6 23:38:45 发布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青年艺术家网. ( 豫ICP备13014725号-1

GMT+8, 2023-9-28 21:54 , Processed in 0.07012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